小普陀一般指小普陀岛。
小普陀为石灰岩岛,面积约100平方米。高出水面12米。因岛形若一颗金印浮于水面,相传是当年观音大士辟大理留下的镇海之印。又因岛形和楼阁颇似我国神话中传说的南海普陀山,故名。岛上阁楼建于明代,两层歇山式。
第一层塑有如来,第二层塑有观音。楼阁小巧玲珑,神雾缭绕,仙风徐徐。岛虽不高,但怪石林立,在石缝中长出一颗颗树木,枝叶繁茂,树阁相映,犹如天然盆景。小普陀岛是洱海里风光明媚的景点,小普陀岛也是佛教文化浓郁的地方。
大理特产
1、云南下关沱茶
在中国,下关沱茶与云南白药、云烟被誉为“滇中三宝”。下关沱茶更是连续多次被评为“云南省优质产品”、“国家质量银质奖”、国家级名茶、“云南省名茶”等称号。
2、洱源梅子
洱源梅子是大理洱源特产,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也是大理著名的特产水果。洱源县素有“梅果之乡”称号,因其所产梅果肉厚、核小、味佳,各种营养成分指标居全国之冠。
3、鹤庆乾酒
鹤庆乾酒是大理鹤庆县云鹤镇特产,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与火腿、猪酐酢被誉为鹤庆三宝之一,是大理著名的特产名酒,在滇西北一带,鹤庆酒可以说是家喻户晓。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—小普陀岛
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。小普陀是一个袖珍小岛。始建于明代,1982年重修,为亭阁式两层建筑;一层祀如来菩萨,二层祀观音菩萨。它的形状很像一颗圆形的印章,因此又叫海印。海印游览小普陀的最佳时候是清晨,海面上雾气袅袅,是洱海八景之一“岚霭普陀”。
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。小普陀是一个袖珍小岛。始建于明代,1982年重修,为亭阁式两层建筑;一层祀如来菩萨,二层祀观音菩萨。它的形状很像一颗圆形的印章,因此又叫海印。海印游览小普陀的最佳时侯是清晨,海面上雾气袅袅,是洱海八景之一“岚霭普陀”。
在洱海里,小普陀岛可以说是“袖珍小岛”。小普陀岛虽然小,但名气很大,在介绍大理的画册中少不了有它。小普陀岛周长只有200多米,全由石灰岩构成。小普陀岛的形状很像一颗圆形的印章,因此又叫海印;传说洱海里面蛟龙很多,常常掀起狂风恶浪,这块礁石就是观音菩萨用来镇住蛟龙的大印。大概是在明朝崇祯年间,附近的渔民捐资在小普陀上修建了一座两层歇山顶的楼阁 ,在里面供奉了观音菩萨的塑像,因此老百姓就称它为观音阁。
小普陀位于云南省大理州,是洱海中的一个袖珍小岛,其形状像一个圆形的印章,相传为观音大士所留镇海之印。因其位置像佛教名山普陀山,又像神话中观音所居之地普陀,故名为“小普陀”。
小普陀始建于明代,1982年重修,为亭阁式两层建筑。一层祀如来菩萨,二层祀观音菩萨。小普陀地处下关至双廊和蝴蝶泉的海面旅游线上,游船到此,都要停靠海岛,让游客登上小普陀,观赏洱海风光。
游览小普陀的最佳时侯是清晨。这时,海面上雾气袅袅,小普陀时隐时现,宛如月宫,待登上小普陀,只见四周雾气涌动,犹如洁白的轻纱。这就是洱海八景之一“岚霭普陀”。
小普陀位于大理洱海东部海中的一个小岛。
在大理洱海东部海中的一个小岛上,相传观音开辟大理坝子时,在这里的海面上丢下一颗镇海大印,即为小岛,以镇风浪,保护渔民,因此,渔民们在小岛上建观音阁,纪念观音,并把小岛东部的一个渔村取名海印村,将小岛叫做小普陀山,将观音阁改为小普陀,意为观音修行之处。
小普陀始建于明代,1982年重修,为亭阁式两层建筑。一层祀如来菩萨,二层祀观音菩萨。岛虽然袖珍,但名气远扬,小岛形状很像一颗圆形的印章,因此又叫海印。 清晨是游览小普陀的最佳时候,海面上雾气缭绕,烟气袅袅,给人一种迷蒙梦幻之感。
小普陀简介
小普陀周长只有200多米,全由石灰岩构成。它的形状很像一颗圆形的印章,因此又叫海印。游览小普陀的最佳时候是清晨。这时,海面上雾气袅袅,小普陀时隐时现,宛如月宫,待登上小普陀,只见四周雾气涌动,犹如洁白的轻纱。
小普陀虽小,但它是大理的名片,四面环海,精致优美,登阁远眺,苍洱风光尽览,让人赏心悦目,在世界发行的《大理风光》邮票中就有她的芳容。
小普陀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洱海的东部,面积为100米,岛屿较小但却是苍山洱海最不能缺少的部分。小普陀上有明朝建立的亭台楼阁,岛上怪石嶙峋,草木从石缝中长出,远远看去,像一座天然的盆景。
小普陀小普陀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洱海的东部,面积约为100平方米,高出水面12米,面积较小,但确实苍山洱海画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从岸上看,小岛仿佛是浮在洱海上的一只小船,岛的外形还像是一座金印,因为岛的外形和岛上的亭台楼阁和中国神化中的南海普陀山相似,故得此名。岛上的亭台于明朝建立,第一塑有如来,第二层塑有观音,云雾缭绕时,远远看去,仿佛仙境一般。岛上怪石嶙峋,石缝中还长出了树木,枝繁叶茂,与亭阁交相辉映,像是一座天然的盆景。
欣赏小普陀一定好选择好时间,最佳的观赏时间是在每日旭日东升之时,此时的洱海白雾环绕,小普陀若隐若现,给人一种神秘感。太阳缓缓升起,云雾逐渐散去,小普陀就呈现在眼前。从岸边乘坐一只小船,前往小普陀,洱海上一望无际,水天一色,悠然自得。来到小普陀岛上,四周都是澄澈的海水,在阳光的照耀下,泛起微微波光。海峰清凉,能拂去人的躁意,也能拂去人的疲惫。
每年的冬天,红嘴鸥会飞跃6000公里,从寒冷的西伯利亚飞到温暖的大理,盘旋在洱海的上空,驻足在洱海边,能看到一个个飞快掠过的白色声音,空中清脆的鸟鸣声,时而在海边栖息,时而在普陀岛上的楼阁间飞翔,为这片海域增添了别样的风情。
旅游攻略交通
可乘当地村民的木船绕岛一周并上岛,费用10元左右
门票
普通票:5人民币(1月1日-12月31日周一-周日)
开放时间
09:00-18:00(1月1日-12月31日周一-周日)
具体位置: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环海东路西150米
小普陀属于宁波的著名风景区。
浙江宁波的小普陀,又名霞屿,位于烟波浩淼的东钱湖中心,是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的主要景区之一,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南宋时岛上已建有霞屿禅寺和观音洞(补陀洞天)等胜迹。据《浙江通志》和《鄞县通志》记载:史浩之母叶氏笃信佛教,信奉观音,久有去南海普陀山朝山进香的愿望,因年老失明,跨洋过海十分不便。史浩便召集地方上名匠在此凿洞,建立观音道场。洞成,迎其母亲上船,帆船在东钱湖中漂泊,听涛声风啸,恰似在海中航行。三日后登霞屿,又谎报到了南海佛国普陀山,了却了老母亲一大心愿,从此也就有了小普陀之说。
主要景观:
1、补陀洞天:又名观音洞,为南宋石窟,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。洞长40余米,高宽约3米。洞内精雕石刻观音坐像和佛龛,圆润丰满,纹路流畅,显示了古代巧匠的高超手艺。
2、钱堤烟波:取湖面长堤水雾缭绕、似烟如雾之意,位于景区入口,西与陶公岛隔河相望,东与湖心堤融为一体。中心巨石镌刻着郭沫若的题词西子风韵,太湖气魄。
3、陶公钓矶:相传在春秋时期,越国大夫范蠡改名陶朱公,偕西施隐居于东钱湖畔、伏牛山下。后人把伏牛山改为陶公山,将范蠡时常临湖垂钓之处称作陶公钓矶。
4、清风香桂:景区入口旁有株百年桂树,树冠达数十平方米,连体三枝,胸径各20-25厘米。每逢金秋时节,这里清风送爽、桂香阵阵,故名清风香桂。
5、澄湖明月:源自湖清月明之意,位于湖心堤中部,是湖心赏月的绝佳之处。
6、霞屿锁岚:以岛上云气弥漫,云霞多而得名。这里水气蒸腾、雾气弥漫,霞屿就在湖中时隐时现、似沉似浮,好像是雾气把小岛给锁住了一样,故名霞屿锁岚。
7、山僧呼舶:位于霞屿岛东侧,与拜祭岭隔湖相望。该处水平浪静,是船舶停靠的理想之地。旧时为霞屿古渡,每有僧侣外出,在此唤舟,故名山僧呼舶。
8、二灵掠影:二灵山突兀于东钱湖中,山有古刹二灵寺和北宋时建的二灵塔。每当夕阳西下,霞光横穿二灵塔十孔,塔影倒映湖中,这就是钱湖十景之一的二灵夕照。
值得。
小普陀是洱海的“八景”之一,晴天时,苍山洱海都在背后,一座小岛和楼阁独立湖中,画面奇幻而又美丽。
在洱海里,小普陀岛可以说是“袖珍小岛”。小普陀岛虽然小,但名气很大,在介绍大理的画册中少不了有它。在小普陀上看苍山洱海,仿佛置身在白首老者托起的银盘之中,心胸格外开阔。
小普陀的由来有个古老的传说,相传观音途经大理的时候,在洱海里丢下一个镇海石印,以镇风浪,保护渔民。化成了湖中这个周长仅200米的小岛。
于是,明崇祯年间,村民们便在这袖珍小岛上修建了观音阁,得名小普陀,意为观音修行之处。并把附近小渔村取名为海印村,现在已经成为大理八景之一的“岚霭普陀”。
小普陀在洱海的海东面,离双廊还有一段距离。洱海其实不是海,是一个很大的淡水湖,云南同北方很多叫法不同,比如平地这里叫“坝子”,湖面这里叫“海子”。